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确定首批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地方分库开发单位的通知

时间:2024-06-17 15:16:42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464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确定首批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地方分库开发单位的通知

劳动部办公厅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确定首批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地方分库开发单位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根据原劳动部《关于印发〈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网络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劳部发〔1997〕120号)精神,结合各地申请承担开发各工种试题库的实际情况,通过1998年4月16日至17日国家题库地方分库布局方案论证会上的民主投票竞争,并经国家题库领导小组
审定,确定北京市劳动局等18个单位为首批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地方分库开发单位,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承担国家题库地方分库开发单位,要严格按照题库开发有关要求,成立题库开发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开发方案,确定专人负责,为开发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开发工作中应严格按照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的统一技术要求,确保开发质量。
三、国家题库地方分库开发工作应于1998年12月底完成,并通过初步验收;1999年1月至5月份试运行;1999年6月份通过正式验收,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运行。

附件:首批国家题库地方分库开发单位及其承担开发的题库工种

首批国家题库地方分库开发单位及其承担开发的题库工种
----------------------------------------------
| | 地方分库 | |
|序 号| | 承担开发的题库工种 |
| | 开发单位 | |
|----|-----------|---------------------------|
| | |长度量具计量检定工、汽车维修工、制冷设备维修工、中 |
| 1 | 北京市劳动局 | |
| | |式面点师 |
|----|-----------|---------------------------|
| 2 | 天津市劳动局 |无线电装接工、无线电机械装校工 |
|----|-----------|---------------------------|
| 3 | 河北省劳动厅 |工具钳工、模型工、铸造工、机修钳工 |
|----|-----------|---------------------------|
| 4 | 山西省劳动厅 |商品营业员、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 |
|----|-----------|---------------------------|
| 5 | 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厅 |锻造工 |
|----|-----------|---------------------------|
| 6 | 辽宁省劳动厅 |铣工、镗工 |
|----|-----------|---------------------------|
| 7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计算机文字录入处理员、汽车驾驶员、乳品检验工 |
|----|-----------|---------------------------|
| 8 | 江苏省劳动厅 |计算机系统操作工 |
|----|-----------|---------------------------|
| 9 | 浙江省劳动厅 |美发师 |
|----|-----------|---------------------------|

| 10 | 安徽省劳动厅 |客房服务员 |
|----|-----------|---------------------------|
| | |电磁计量修理工、无线电调试工、食品检验工、家畜饲 |
| 11 | 江西省劳动厅 | |
| | |养工、饲料加工设备维修工 |
|----|-----------|---------------------------|
| 12 | 山东省劳动厅 |长度量仪计量检定工、衡器计量检定工、磨工 |
|----|-----------|---------------------------|
| 13 | 河南省劳动厅 |维修电工 |
|----|-----------|---------------------------|
| 14 | 湖北省劳动厅 |热处理工 |
|----|-----------|---------------------------|
| | |餐厅服务员、家用电热器与电动器具维修工、西式面点 |
| 15 | 广东省劳动厅 | |
| | |师、西式烹调师 |
|----|-----------|---------------------------|
| 16 | 四川省劳动厅 |计算机调试工 |
|----|-----------|---------------------------|
| 17 | 重庆市劳动局 |摩托车调试修理工 |
|----|-----------|---------------------------|
| | |农机修理工、农艺工、纺织纤维分类分级检验工、纺织 |
| 18 | 新疆生产建设团 | |
| | |纤维物理性能检验工 |
----------------------------------------------



1998年6月3日

关于印发《池州市各类大型活动安全方案备案规定》的通知

安徽省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池州市各类大型活动安全方案备案规定》的通知
(池政办〔2004〕2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池州市各类大型活动安全方案备案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四年四月八日




池州市各类大型活动安全方案备案规定

第一条 为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杜绝群死群伤等恶性事件、事故的发生,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省政府、市政府的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大型活动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公园、风景游览区、广场、体育场(馆)、礼(会)堂、展览馆(中心)、影剧院、俱乐部、公共道路、居民生活区等公共场所举办的下列活动:
(一)演唱会、音乐会等大型文艺活动;
(二)游园会、灯会、花会、龙舟会等大型民间传统活动;
(三)体育比赛、民间竞技健身等有组织的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
(四)节日庆典、焰火晚会等庆祝活动;
(五)订货会、展销会、博览会、大型庙会等商贸、宗教活动;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大型活动。

第三条 举办大型活动除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以外,还应具备与活动形式、参与人数相适应的安全条件。大型活动的总体方案、实施方案和事故预案必须齐全、完备和可行。

第四条 举办大型活动在申报公安部门审批的同时,要报同级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在池州市区举办的各类大型活动,各县、区、管委会举办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每场参加人数在3000人以上、其他大型活动参加人数在5000人以上的,报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备案;各县、区、管委会举办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自发的群众性晨练活动除外)每场参加人数在200人以上、3000人以下,其他大型活动参加人数在5000人以下的,报县(区)政府、管委会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备案;跨县区的大型活动,报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第五条 上报备案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主办、承办、协办单位及主管单位名称;
(二)活动总体方案、实施方案和事故预案及有关说明;
(三)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防范措施。

第六条 根据“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主办单位的主要领导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主办单位对活动的安全措施承担全部责任,主办、承办、协办单位要制定并落实安全措施,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地进行。批准单位应对活动各项安全条件及措施进行必要的监管,发现问题,及时督促主办单位进行整改,并向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第七条 各级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对主办单位上报的备案材料应进行严格审查,尤其是对安全工作方案和措施要进行认真仔细的研究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主办单位进行修改和调整。

第八条 对大型活动应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大型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必须明确安全责任和责任人。对不经过审批及上报备案,擅自举办大型活动,导致发生事故,要按有关规定严肃追究主办单位、职能部门、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的责任。

第九条 本规定由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青岛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

山东省青岛市人大常委会


青岛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

2011年1月20日青岛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2011年3月30日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遏制职务犯罪的发生,促进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勤勉、公正、廉洁履行职责,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犯罪。

  第四条市、区(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机构领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日常工作由检察机关负责,所需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

  第五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坚持加强教育、健全制度、强化监督的原则,构建内部预防、专门预防、社会预防相结合的防范体系。

  第六条对下列活动实行职务犯罪重点预防:

  (一)行政、司法领域中涉及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财产权利的活动;

  (二)国家工作人员的招聘、录用和选拔任用;

  (三)财政资金和其他政府性资金的管理使用;

  (四)政府采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等活动;

  (五)招生、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审核等活动;

  (六)项目审批和工程建设、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土地管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行政执法活动;

  (七)其他需要实行职务犯罪重点预防的活动。

  第七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国有公司、企业应当做好下列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一)制定、实施预防职务犯罪的措施;

  (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培训和宣传;

  (三)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对容易发生职务犯罪的岗位和环节进行监督和制约;

  (四)严格执行任职回避、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

  (五)查处或者协助查处职务违法违纪行为,发现涉嫌职务犯罪的,依法移送或者及时报告有关机关;

  (六)接受有关机关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指导、监督,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情况;

  (七)指导、监督下级单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国有公司、企业应当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纳入单位工作目标管理,并指定相关机构承担预防职务犯罪的具体工作。

  单位负责人和其他负责人应当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作为年度述职内容,接受评议和考核。

  第八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国有公司、企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招标活动时,应当对投标单位进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

  第九条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公开职责权限、办事程序以及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给付等具体行政行为的处理过程和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条在诉讼活动中负有侦查、起诉、审判、执行职责的国家机关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实行错案责任追究制。

  第十一条检察机关应当做好下列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一)分析职务犯罪发生的原因、特点和规律,提出预防对策和建议;

  (二)组织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提供预防职务犯罪的咨询;

  (三)对受理的职务犯罪线索及时处理,并及时反馈处理情况;

  (四)在职务犯罪易发、多发领域与有关单位共同开展系统预防和专项预防;

  (五)建立和完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受理社会查询;

  (六)其他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第十二条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对监察对象执法、廉政、效能情况进行监察,警诫消极履职行为,纠正玩忽职守行为,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监察机关应当组织建设电子监察系统,开展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电子监察。

  第十三条审计机关应当对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并公开审计结果。

  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预决算、政府采购、社会保障基金及其他资金、基金的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审计监督,加强对单位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指导,实行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第十四条检察机关应当会同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审判机关开展职务犯罪预测预警工作。

  第十五条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和相关行政机关应当及时采集关于职务犯罪的网络舆情信息并进行分析、研判,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六条检察机关发现有关单位存在下列情形的,应当提出预防职务犯罪检察建议:

  (一)已经发生职务犯罪,需要在制度、机制和管理方面改进完善,防止职务犯罪重发、继发的;

  (二)已经发生职务违法,可能引发犯罪,应当予以制止、纠正的;

  (三)存在职务犯罪隐患,需要防范、消除的;

  (四)职务犯罪具有行业、区域性特点,需要有关部门进行综合防治的;

  (五)其他需要提出建议的情形。

  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审判机关在依法履行职责时,发现有关单位在管理和制度上存在可能产生职务犯罪问题的,应当提出监察建议、审计建议、司法建议。

  检察建议、监察建议、审计建议、司法建议应当以书面形式向被建议单位提出,同时抄送其上级机关或者主管部门。被建议单位在收到相关建议后,应当及时整改,并于收到建议之日起三十日内向提出建议的机关书面反馈整改情况。

  第十七条国家工作人员教育培训机构应当将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列为教育培训内容。

  第十八条新闻媒体应当宣传、报道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国有公司、企业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行为依法进行舆论监督。

  第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涉嫌职务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控告、举报,有关机关应当及时依法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举报人举报属实,使国家财产免遭、减少损失或者对重大职务犯罪案件的侦破起重要作用的,有关机关应当给予奖励。

  第二十条担任领导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一)不履行预防职责,在其任期内本单位工作人员出现职务犯罪行为,造成恶劣影响的;

  (二)指使、纵容、包庇本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违法违纪活动的。

  第二十一条担任领导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非法干预本条例第六条所列活动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主管机关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国有公司、企业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整改;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主管机关给予处分:

  (一)无正当理由拒绝、拖延提供预防职务犯罪有关材料和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和情况的;

  (二)收到检察建议、监察建议、审计建议、司法建议后无正当理由拒不整改,或者在规定期限内未向发出建议的机关反馈整改情况的;

  (三)进行招标活动时,未对投标单位进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的。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对控告、举报不受理、不处理,或者对控告、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或者不为控告、举报人保密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主管机关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参照本条例落实相应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措施。

  第二十五条本条例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