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政府贸易议定书(1990年)

时间:2024-07-01 00:18:20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848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政府贸易议定书(1990年)

中国政府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政府贸易议定书


(1990年1月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政府,根据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十八日两国政府签订的贸易协定第五条的规定,经过友好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授权其对外贸易公司从孟加拉人民共和国进口附表“甲”所列的货物和商品。

  第二条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政府授权其国营贸易公司和通过正常商业途径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附表“乙”所列的货物和商品。

  第三条
  本议定书的附表“甲”和附表“乙”为本议定书的组成部分。必要时经双方同意,可对上述附表“甲”和附表“乙”所列的商品和金额进行调整。

  第四条
  中国对外贸易公司和孟加拉国国营贸易公司以及其它进出口商将就本议定书项下的进出口商品的价格、规格和其他交易条件进行商谈并签订合同。

  第五条
  本议定书自一九九0年一月八日起生效,有效期一年。在有效期内,根据本议定书签订的合同,在本议定书期满后仍继续有效,直到合同执行完毕为止。

  本议定书于一九九0年一月八日在达卡签订,共两份,每份都用中文和英文写成,两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政府
      代     表            代      表
       陈嵩禄                 贾里尔·汗
       (签字)                 (签字)

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营软件园入园企业优惠政策的通知

山东省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营软件园入园企业优惠政策的通知
  二OO八年四月二日

  东政办发〔2008〕9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东营软件园入园企业优惠政策》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营软件园入园企业优惠政策

  为吸引国内外软件开发与服务企业进入东营软件园创业,发展壮大我市软件产业,特制定以下优惠政策。
  第一条 入园企业按照规定享受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和国家其他有关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第二条 对入园前已享受完“两免三减半”优惠政策的入园企业,自入园之日起3年内,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由东营经济开发区给予全额扶持。
  第三条 企业入园后有以下情形的,由东营经济开发区给予奖励:自行开发的产品被认定为软件产品的,一次性奖励企业1万元;认定为软件企业的,一次性奖励企业2万元;认定为国家重点软件企业的,一次性奖励企业5万元。
  第四条 鼓励和支持软件出口型企业申请CMM(CMMI)认证。对通过认证的软件企业,由东营经济开发区分别给予10-50万元补贴。
  第五条 鼓励企业对其自行研究、开发的软件申请专利和自主知识版权,其申请费用由东营经济开发区给予50%补贴。
  第六条 对合同期在5年以上的入园企业,为软件开发所购置关键设备的贷款,由东营经济开发区给予一定贴息。关键设备在30万元以下的(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为5万元),可以一次或分次计入管理费用,不再提取折旧。
  第七条 东营经济开发区每年免费为入园企业提供一个上网端口。
  第八条 优先推荐符合条件的入园企业申报政府扶持软件企业发展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和扶持资金。
  第九条 入园软件企业引进人才不能按照正常手续调动的,按柔性流动人才办理,其在东营期间的个人身份、工龄、保险等按照《中共东营市委、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东发〔2004〕13号)中关于引进人才的政策办理。
  第十条 入园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的未成年子女,由市教育部门优先及时安排入学就读,并由有关部门协助办理落户手续。
  第十一条 博士后出站后到软件园工作或创业的,享受《中共东营市委、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东发〔2004〕13号)中规定的有关补贴及优惠政策。
  第十二条 对在入园软件企业内工作2年以上并作出突出贡献的中高级人才,经申报和认定,由东营经济开发区给予一定奖励。
  第十三条 入园软件企业的经营者和高层管理人员在企业收入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的地方留成部分,前三年由东营经济开发区给予全额奖励,第四年、第五年给予50%的奖励。
  第十四条 软件园为已获得双软认定的软件企业的主要创业人员提供一套免房租高级人才公寓,免费租期为2年;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提供廉租公寓。
  第十五条 入园企业可获得园区内软件学院提供的订单式人才培训服务和企业内训服务,由东营经济开发区按不高于学员人数5%的比例对符合条件的优秀学员予以学费补贴。
  第十六条 对入园软件企业租用东营经济开发区在软件园内投资建设的开发和办公用房在100平方米以内的,其房租给予减免。具体为:第一年房租按50%收取,第二年房租按30%收取,第三年免收房租。
  第十七条 对在2010年底以前购置东营经济开发区在软件园内投资建设的房产进行经营的软件企业给予一定优惠。
  第十八条 积极推荐入园企业开发的优秀软件产品和服务项目进入政府采购目录。由政府投资的重大信息化工程和应用系统,优先考虑由软件园内企业承担。
  第十九条 入园企业可以通过申请,免费或优惠使用园区设立的公共技术平台相关资源、设备和服务。
  第二十条 对于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入驻软件园,可以特事特办、一企一议、一事一议。
  第二十一条 本优惠政策由东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解释。


河南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

河南省人民政府


河南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
河南省人民政府


通知
第一条 为了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河南省〈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残疾人是社会最困难的特殊群体。残疾人就业是改善其社会地位、生活状况和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国家法律赋予残疾人的基本权利之一。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是残疾人劳动就业的主要渠道。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集体经济组织都负有承担按
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义务。
第三条 本办法就业安置的对象,是指有本省城镇常住户口,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达到法定就业年龄,本人有就业要求,生活能够自理并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无业残疾人(乡镇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排残疾人就业不受此限)。
第四条 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在县级及县以上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领导下,由同级残疾人联合会负责组织实施。计划、劳动、人事、财政、统计、金融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
县级及县以上残疾人联合会下设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在劳动、人事部门指导下,承担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具体业务。
各级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属事业单位,其经费由财政部门按照定额或定项补助的办法,实行预算管理。
第五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均应按不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应当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不足1人的,按1人安排。
在职革命伤残军人、符合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的因公因病伤残职工、自办福利企业和劳动服务企业中安置的残疾人,计入用人单位已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
安排1名盲人就业,按安排2名残疾人计算。
第六条 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行就近就地安置的原则。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可以从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推荐的残疾人中招收(聘),也可以面向社会招收(聘),并依法与残疾人签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残疾人的生理状况和特点,安排适当的工种和岗位,合理确定劳动定额。在定级、职称评定、劳动报酬、生活福利、劳动保险等方面,应当与其他职工一视同仁,不得歧视。
第七条 劳动、教育等部门以及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所属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应当为残疾人提供各种职业技能培训。
各级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按照国家就业政策,根据职业需求预测和岗位对就业者素质的要求,制定培训计划,组织残疾人参加职业培训。
第八条 安排残疾人未达到规定比例的用人单位,每年度必须向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指安排残疾人达不到规定比例的用人单位,按照年度差额人数和上年度本地区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应交纳用于残疾人就业的专项资金。
交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计算公式为: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人单位职工总数×1.5%-用人单位已安排残疾人职工数)×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额。
企业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从管理费中列支;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从预算经费包干结余或收支结余中列支。
第九条 用人单位每年年终必须向当地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填报《按比例安排残疾人职工年报表》。
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核对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比例,确定应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单位及应缴纳的数额后,向应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单位发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款通知书》。
应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单位,必须按缴款通知书所列银行帐户、缴款数额和期限,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逾期不缴或不足额缴纳的,除限期补缴外,并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应缴金额5‰的滞纳金。
用人单位因经费困难或亏损等原因,确需缓交或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须持同级财政、税务部门核定的年度财务结算或决算报表,写出申请报告,经当地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可缓缴或减免。
第十条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由市、县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收缴。县级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按年度收缴保障金总额的10%上缴市地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市地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按年度收缴保障金总额的8%上缴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用于建立由省、市地调剂
使用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必须使用省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专用票据》,并加盖当地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印章。
第十一条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使用范围:
(一)补贴残疾人职业培训费用;
(二)有偿扶持残疾人集体从业或个体经营;
(三)奖励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的先进单位或个人;
(四)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直接用于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其他开支。
第十二条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存入财政专户,由财政部门按规定用途监督拨付,任何部门不得平调或挪作他用。
各级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必须建立规范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收支管理,并接受同级财政、审计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管理使用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残疾人联合会制定。
第十三条 对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单位或个人,由残疾人联合会报经同级人民政府予以表彰或奖励。
对违反本办法不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又拒绝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除责令限期如数补交外,并给予通报批评。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残疾人联合会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1997年9月26日